在三峡神农江的河面上,船航行,波峰起伏。离海岸不远,有湖北巴东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(以下简称野外站)。
一大早,来自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7名师生就开始了一天的“巡山”。“P5、正常!”“票数,正常!”…沿着规划的路线,师生分别检查滑坡上的监测设备,检查其外观和使用情况,并一一拍照记录。野外台站副研究员陈春辉介绍,网投十大娱乐平台,野外台站大型综合试验场拥有天空、空中、地面三个监测系统,可对滑坡位移进行三维跟踪。
“P16是新安装的北斗卫星系统地表变形监测点,我们和它合影。”野战站党支部书记熊承仁教授向大家问好。
师生所在的黄土坡滑坡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古滑坡。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人员来到这里,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综合实地试验场。
“试验场建在6900万立方米的巨大滑坡上。”熊承仁说,刚开始没有水、没有电、没有信号,但现在已经完成生态修复的黄土坡,郁郁葱葱。
在短暂的休息后,教师和学生前往隧道综合体采集地下水沉积物。隧道组是试验场的核心部分。研究人员在滑坡下面钻了一条908米长的主隧道和5条分支隧道。依托隧道组提供的观测条件,他们在滑坡内部完成了多项复杂试验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。